屡屡折戟,高端酒店行业被迫大洗牌

时间:2014年06月1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一边是马不停蹄地急速扩张,一边又是与业主纠纷不断,知名品牌屡屡折戟。目前中国高端酒店市场上,正接连出现高端酒店关闭和放弃进驻的情况,高端酒店的淘汰潮已经暗暗涌动。其原因在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的酒店巨头大力进驻导致客房数量迅速增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国际酒店巨头在华的急速扩张。
 
   酒店巨头屡遭“下课”
 
  翻阅资料可以看到,万豪、洲际、凯宾斯基、希尔顿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国内均有被“下课”的历史。在青岛市,德国凯宾斯基饭店开业才一年就关闭了;洲际在国内被戏称为被评为“最易分手酒店品牌”,从2008年至今洲际已经经历六起“分手”事件;美高梅国际酒店集团更是在近期放弃了一项原定进驻大连市的计划。
 
  另一方面,国内的大业主也正在尝试自己创立酒店品牌。今年上半年,北京万达铂尔曼酒店、廊坊万达希尔顿逸林酒店因业绩无法达到万达预期效果,管理权被万达收回,品牌则更换为万达自有的“万达嘉华”品牌。去年11月,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与洲际集团分手,收回旗下酒店经营权。
 
  “三公消费”受限令高端酒店低迷
 
  来自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五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9.08%;平均房价为678.31元人民币;单房收益为332.89元人民币。对此,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执行官赵焕焱表示,“国际通行的标准是,入住率低于60%的酒店就很难保本了”。换言之,中国酒店市场已出现了逐步放缓的迹象,业主方当下的投资风险正越来越大。
 
  芒果网酒店业务部营销负责人表示,“三公消费”受限、消费市场低迷等因素是今年高端酒店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给高端酒店生存带来不小的考验。
 
  “去年以来,以商旅客人为主的高端商务会议型酒店入住率骤减。”厦门某五星酒店大堂经理丁***透露,不仅入住率下降,很多高星级酒店的价格跌幅甚至超过了20%。
 
  武汉一外资五星级酒店的高层也证实了上述说法。据了解,今年的几大假期,高端酒店没有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平均入住率仅有60%左右。即便不少高端酒店价格同比下降过百元,也没能对提高入住率奏效。
 
  “新政策的实施对高端酒店而言,还不至于到了绝境,但也不容乐观。”五星级酒店销售人员林先生说,这两个月来,酒店会议、住房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空房也比往年同期增加不少。“酒店推介和特价活动,也比往年多了很多场。”据林先生透露,以前他们每年会举办三四场酒店推介,今年仅下半年就举行了七八场,加上年底的估计会达到10场。
 
  泡沫初现管理费成导火索
 
  “应该说,在一些低商务客流的省级城市,未来奢华酒店的泡沫会很大。”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合伙人王荣指出。在他看来,高端酒店的客人大多是商务出差的人群,个人旅游者或旅行社的占比并不大。那些商务活跃程度不高的二线城市,未来很可能遭遇经营困境。
 
  高端酒店一位高管称,五六年前中国酒店市场的局面已完全改变,未来,入住率会随着市场饱和而越来越低。其表示,在他的观察中,酒店业绩表现不佳,而管理费又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引发业主方与管理方矛盾的导火索。“以前酒店生意好做的时候,虽然管理成本高,但业主从心理上还能接受;但现在,这样的高成本已经有许多业主接受不了了。再加上一部分管理费用不透明,双方的扯皮、纠纷就没有断过。”
 
  据介绍,在中国通常是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大厦,然后委托酒店管理集团经营。开发公司会向酒店管理集团支付总营业额(包括餐饮收入)的3%-5%,作为委托费。过分竞争导致客房入住率出现下滑,其结果是开发公司无力负担委托费,开始要求解除合约或减少委托费。
 
  除了管理费的分歧外,前期评估不足也会为双方日后的冲突埋下“地雷”。据悉,一些管理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未对项目的选址、硬件设施等进行审慎评估。业主方有时也会盲目追逐奢华品牌,他们经常以酒店品牌的豪华程度与知名度作为选择标准,而忽略了酒店定位是否与自身物业相匹配。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