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旅游

时间:2016年03月0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城镇化是产业集聚顺势而为的过程,城镇化与产业相辅相成、互进互动。旅游作为综合型产业,涉及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诸多环节,由此带来的消费集聚将直接推动城镇化过程。城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属性的耦合性、机理的联通性。尤其是经济技术爆炸式发展的现代社会,交通、互联网、物流、通信向社会每一个角落渗透,使曾经封闭、排外的地域空间都向开放、流通、共享转型。社会的消费习惯、销售渠道、市场格局、产业布局、城镇驱动都面临深刻变革,改变了城乡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定位。
 
  互联网+物流:改变传统消费模式,重构城市地缘竞争
 
  工业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是加工原料并生产工业品;商业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集聚商品并分销商品。
 
  这些发展模式,地缘优势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沿江、沿海、沿边、或者南北交汇点、东西围合地,决定了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地域空间大小。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购买这一行为几乎都是以地域空间为边界的。比如一个商铺要开在人口集聚的地方,在有效半径内可以辐射到更大的消费群体。而一个人购买商品,主要还是他从生活的有限地理区域内获取,商品销售依赖传统渠道一层一层分销、传导下来,到农村已经是销售渠道的末梢,因此农村商品匮乏。
 
  可以说,传统商业社会,任何一个商铺,或者个人,都有受制于地理空间的销售半径或购买半径。
 
  “互联网+物流”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原则上使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与全国任何地方的生产销售点建立直接的渠道,而不需要经过分层与中介,不受地域的制约。比如,农村用户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与大城市居民同样的商品,通过快递送到家门口。
 
  互联网带来三四线城市、农村消费的变化,扩大了物流覆盖的纵深,商业销售的半径,城乡的地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物流的“动”,更是带来了生产、消费、物流的改变,构筑了新的商业流通体系。
 
  这就使生产商可以不通过固定的商业城市展销商品,不借助固有的层层分销渠道,而直接通过互联网与现代物流把商品销售给个体,传统依赖地缘优势兴起的商业城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吸引顾客前去购物、批发交易的能力。城市里的商业体实体店,很多已逐渐沦为顾客的“试衣间”,只试不买的现象屡见不鲜。
 
  互联网剥离出“人的流动”和“物的流动”两种商业模式
 
  其一,“互联网+物流”,是商品与资金的流动。购物成为一个在家里完成的动作,顾客在互联网上可以选择全国任何地方的物品,而不需要人亲自前往,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隔阂,也解放了人在购物中的“现场化”。
 
  其二,“互联网+旅游”,是一个全方位的流动。互联网虽然可以取代旅游全过程的某些前置或者后置的环节,比如预订旅游产品、支付费用。但是最核心的环节——游,必然需要“身临其境”,必然需要人的现场参与,必然是现实的体验。
 
  因此,与纯粹购物只需“人的在地参与”不同的是,旅游首先是人的异地参与,需要人的流动,进而带动商品的流动、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车辆的流动。可以说,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能够“一业促百业”,“一样流动”促进“百样流通”,这也是为什么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的根源。
 
  旅游代表了城市开放性、包容性、流通性、共享性的“第一窗口”
 
  由于社会分工在城市的进一步细化,使居住于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像在农村那样自给自足、独立生活,必然要与城市的其他人进行交流、交换、交易。交易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开放的过程、共享的过程。
 
  一座城市这样的交流与交易越频繁、越活跃,就越具有活力。城市不可能是封闭的、静止的,与外界隔绝的,而必然是开放的、流通的、包容的,是能够主动吸纳各种生产要素、主动接纳各种优秀人才的。
 
  因此,城市的本质属性是开放、流动、包容,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归纳来讲就是开放性、包容性、流通性、共享性与差异性的程度。
 
  城市的开放、流动、共享,反映在人口的流动、物品的流动、资金的流动、信息的流动、以及其它要素的流动。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一座城市能够具备广泛吸引游客的魅力,能够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容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个性,并让游客游的舒心、游得放心、游得安心,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度、包容度、共享度。
 
  旅游业能够“一业”促进“百业”,“一样流动”促进“百样流通”,因此也是代表一座城市开放性、包容性、流通性、共享性的“第一窗口”。
 
  “旅游+”:推动城市内在改良、外在改容,重塑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吸纳农村的人口,占用农村的土地,“侵吞”农村的资源,以农村的净输出为快速城镇化的动力,一些城市大拆大建,传统文化被遗弃、宜居环境被忽视、千城一面,人口膨胀、交通拥堵、雾霾严重、环境恶劣等,城市的宜居性下降,质量变差。
 
  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工业城市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步消退,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弱化,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投资持续增长动力和环境容纳能力不足等压力。另一方面,消费经济时代城市本身及其文化表征已成为一种可以生产并进行交换的商品,旅游作为促进消费的“核动力”,用旅游业来驱动城镇化建设,成为新常态下的新选择。
 
  一般来说,大多数城市居民对自己长期生活的环境,是难以随心所欲地改变的,对建筑的不可迁性、对生活的无奈性、对家园的情感性、对熟悉的依赖性、对现状的麻木性,使他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只能顺其自然。因此,以居民为考核的城镇建设,相对来讲要求更低,格局更小了。
 
  但是,当居民离开居住地,化作游客到其它城市进行短期旅游生活,必然要求更加美观、更加特色、更加震撼,要求获得与自己居住环境完全不同的体验。可见,以游客为考量的城市建设,要满足异地人的生活观,具有吸引异地人的魅力,就必须具有建筑景观的独特性、旅游化、公共服务的便捷性、旅游化。
 
  与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相比,旅游城市以服务好游客为核心竞争力,以异地人满意为原则,其生态环境、建筑景观、公共服务是最“以人为本”的,因此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双重需求。
 
  现代城市需要通过激烈的竞争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旅游作为人人参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完全可以成为城市“营销”自我的“利器”,成为城市竞争胜出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旅游驱动城镇化,从内而外进行包装、整改、提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是要摈弃盲目开发土地、建房造楼来拓宽城镇框架,进而引发征地拆迁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问题的发展方式,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旅游所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旅游驱动城市建设、改良、完善,就必然要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依循城市地理的走势,保护城市文脉,维护旅游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内在改良、外在改容,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
 
  更进一步地说,“城镇化+旅游”为经济市场、思想市场的发展创建条件,进而成为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财富的物质文化空间。
 
  旅游,是一个城市与外界的“接口”;旅游消费,相当于一座城市的“出口”
 
  城镇化+旅游,兼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双重属性。
 
  城镇化促进了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工业化、城镇化的流动,开启了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单向交流。旅游,则是弥补了城镇化人口的单向流动,推动了中国人口流动更加多元、更加灵活、更加频繁,促进了游客、文化、思想、资本、技术的频繁交汇。
 
  作为旅游目的地,旅游的特征、风貌、功能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城市里的建筑景观、公共设施也就具备两种功能。
 
  “第一功能”是原始属性,比如房屋的居住功能、桥梁的通行功能、水塔的储水功能、医院的救助功能、城墙的抵御功能。
 
  “第二功能”是旅游属性,包括景观属性、文化属性、历史属性、创新属性。在这个前提下,建筑不仅仅是提供居住的空间,也是展示一座城市人文、历史、情怀的景观存在。而在新开发的建筑、公园、设施中,就要充分考虑外地人的便捷性、舒适性,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环境优化,才能具有吸引外地人的竞争力,要求现代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必须以科学的、超前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这反过来也让市民受益其中。
 
  旅游把游客吸引到城市来,是城市与外界对接的新“接口”。游客在城市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相当于把城市的商品销售出去。旅游拓展了城市商业的销售半径,游客从千里之外赶来,也就意味着城市把商品在地“销售”到千里之外。
 
  曾经只作为市民居住与休闲的城市设施,迎来了服务于游客的新功能,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组成部分,释放出经济效应的新功能。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