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服务的酒店化是自我迷失

时间:2015年12月03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旅游的发展催生了民宿的发展,旅游的热潮让民宿成为了市场的热词,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个人的关注,但什么是民宿?民宿应该如何发展?未来的民宿将何去何从,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实战,国外和台湾的民宿虽然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对于中国大陆的民宿发展只能是一个思维引爆点,因为土地性质和国家政策关系,台湾和国外的民宿发展模式,无法在大陆地区进行复制,大陆民宿还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一、中国民宿现状
 
  中国现代民宿的起源基于这几年旅游目的地酒店接待能力不足,从而衍生出来的酒店替代性产品,但因地域差异和逐利性,全国各地的民宿产品五花八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对民宿的定义还没有清晰明确,正走在一个摸索前行的路上,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民宿商户现在有大约三十万户,经营者之多,而且每年还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大多数民宿的打造都是基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区的庞大客源进行原土打造,目前还仅仅是一种旅游附属服务产品。
 
  国内民宿的发展因为缺少经验,很多的理念都是照抄国外和台湾,尤其是对于台湾民宿的理念复制,但因为国内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政府政策不同,所以台湾的理念虽然很好,但到了大陆地区可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对于服务理念,更多的是效仿了国内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民宿服务的酒店化,这无疑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悲哀,这个过程就是民宿发展自我迷失的过程,如果持续下去,那也就没有了民宿,有的只是一个个乡村精品酒店而已,缺少生活气息和生活体验,因为生活才是最高级别的旅游产品。
 
  二、台湾与大陆民宿发展的差异
 
  (一)土地性质的不同
 
  台湾的土地所有权是私有化的,可以继承、可以买卖、可以租赁,对于土地所有者而言,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发建设,无论何时都是自己的财产,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无需考虑过多的政策因素,因为即使是政府要征用土地也是要买的,土地的私有化也就表明了固定资产投入的长期持有化,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大胆做自己的事。
 
  大陆的土地的所有权是国有的,作为投资人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权而已,在打造的前期要考虑的政策因素较多,因为一旦涉及到国家对土地征用,那资金的投入就会成为一个亏本的买卖,再好的投入最终也会归为国有,这就要求投资人或当地百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要把成本进行固定期内的均摊,这也就给开发者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二)农民素质差异较大
 
  台湾民宿至1980年代开始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台湾整体的人民素质较高,加之三十多年的发展,台湾民宿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而大陆地区民宿属于刚刚发展初期,更多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的脱贫致富,经营者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趋利性明显,服务意识缺失,这也就出现了中国民宿发展的野蛮生长期,但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市场的筛选期,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却是一个质的升华。
 
  三、民宿是乡愁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
 
  民宿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酒店住宿的补充,应该说民宿是一个独立的业态,一个有故事、有心灵触动的业态。中国的乡村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民宿的发展,要不文化传承较好,本土文化氛围浓郁;要不依赖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区,以旅游发展附属服务产品的角色而得以存在和发展。
 
  当前乡村旅游因为本土农民的大量参与,对于提升地方经济,改变民生,帮助地方百姓致富脱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乡村旅游成为了一条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便捷之路,民宿也就成为了乡村旅游主要的经营业态。目前国内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因为在家经济收入微薄,大部分人选择了走出村庄,外出打工,加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失掉了原住民,历代传承的文化和质朴也在逐渐消逝。
 
  让农民把地方文化变成生产力,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让更多的农民热衷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与生活的融合,不得不说是本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方法,民宿因为是利用本土资源和原有房屋的打造,对与百姓而言进入门槛较低,又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民宿的发展挣到了钱,所以带动效应明显。
 
  进入门槛低、不改变生活习惯、经济收入较高,这无疑给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融合点,民宿要的就是人情味、要的就是那种质朴的生活状态,对于传承地方乡愁文化而言,不得不说是最好的传承载体,虽然还不是那么完美,但可以慢慢的完善提升。
 
  四、民宿发展需要的是时间不仅仅是金钱
 
  民宿成为了热词,自然会得到资本的关注,但因区位不同,文化不同,因此民宿并不是一个标准化产品,无法进行快速复制,资本可能快速复制无数个本土建筑,但却永远无法复制文化,因为文化是一种习惯,是岁月的积淀。
 
  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民宿”,在快速的崛起,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加上精致的内部装修,看上去很高雅,但这是真正的民宿吗?动辄几百元每间夜的收费标准,让人感觉这更像变形版的星级酒店。这些“民宿”除了坐落在村落里,外形和地方建筑相似,真不知道还有哪些方面能够被称之为民宿。民宿的本质就是民居,为何赚钱,因为投入低,为何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因为价位合理服务大众,民宿得以支撑的核心就是人情味的服务,但这个却是农民最不缺的,用自己最富有的——好客的热情;换取自己缺少的——金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大额度的资金投入打造“民居”,自然就提升了经营成本,成本的提升为了盈利就必须增加售卖价格,这样就在无形之中脱离了大众市场。精装低调奢华房、高价位、几间房、品质化服务,这几点走到一起,是不是有点像是高端会所呢?资本的快速进入只会让“民宿”回归到了酒店和会所的故里。一样的本质,无论如何包装也难以真正的变成它,走进民宿,我们更多的不是去享受,而是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去感知房屋主人的生活气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积淀,是金钱无法企及的高度,要做好民宿需要的是时间而不仅仅是金钱,要耐得住寂寞,品得了乡愁。
 
  五、中国民宿发展将会遇到的问题
 
  (一)农民自主发展的盲目性
 
  很多地方因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地客源,一部分本地人因为民宿的经营,赚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致使很多当地百姓盲目跟风,投入到民宿经营的浪潮之中,因为缺乏打造和经营经验,各式民宿产品可谓五花八门,民宿经营服务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坐等客人上门的情况严重(在客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旦出现竞争客源不足,大多数经营者根本不懂得营销)。
 
  农民自主的产品打造因为缺乏经验和专业性,往往会耗费相对较高的资金成本,而且产品可能会失去本土气息,因为农民认为的好是城市的模式,往往会有心走错路。又因为农民本身不懂如何做市场,而且目光短浅,如果在短期内没有客源,就会动摇,加之趋利性心里严重,可能会忽略服务的质量,影响自身经营的持久性。
 
  (二)精品化民宿脱离大众市场
 
  现在有很多资本充裕的个人或公司会选择走进乡村,租几间老屋,开发民宿,这是一种情怀,同时也考虑到盈利,个性化的精细打造,高成本的支出,必然会有较高的售卖价格,加之少量的房间,这样的“民宿”更多的是接待了中高端客人,这样的“民宿”真的还能称之为民宿吗?
 
  真正的民宿应该是经济实惠、干净整洁、有本土气息、对接大众市场,脱离了大众市场的民宿是否还能称之为民宿呢?现在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也只有五六百元而已,四星级则更低,但很多“民宿”的房价,现在的平均房价竟然达到了几百到上千元,这和高端私人会所是否有一拼呢?脱离大众市场的“民宿”是否和“民宿”这个称呼真的匹配,是否有更合适的标签,这个就需要更多的考量了。民宿热了,但不是所有的相似产业都可以贴上民宿的标签,时间和市场可以验证一切,真的永远是真的,假的永远是假的,泡沫注定不会长久。
 
  (三)资本的野蛮进入与地方关系的矛盾
 
  任何一个产业的火爆都会受到资本的关注,资本的进入更多的是要求快进快出,利益是第一追求。大规模的进入,而且利益第一,就必然会和当地的村民产生利益矛盾,土地的征用,房屋的租赁,开发打造无处不和当地百姓产生交集,资本运作的思想模式遇到本土百姓的眼前利益思维和持续膨胀的金钱欲望,碰撞出的应该不仅仅是火花,更大的可能性是产生高能量的大爆炸(哈哈)。
 
  资本往往相信,金钱能够主导一切,但民宿不仅仅是“宿”还有“民”,“民”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文化、是一段故事,金钱可能会完成很多事,但却永远打造不出那份淳朴的本土文化,资本可以打造出任何精美的“躯壳”,但永远无法构筑“灵魂”。民宿不仅仅是旅游服务的附属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文化,资本的商业化进入本身就是对一种本土文化的破坏,但民宿的核心又是这种生活文化,不得不说,资本的进入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一面是利益、一面是生活,要解决矛盾就要找到这两方面最好的融合点,也许资本应该放慢脚步,更多的时候让当地人自己发展,而作为资本更多的是资源整合和帮扶指导,让专业和资金优势嫁接在本土村民发展的基础上,也许这样能够更好地保留民宿的“灵魂”,还能给资本带来所需要的利益。
 
  资本进入民宿市场的时候,请温柔点,当资本一心谋求利益时,就必然会和当地百姓争夺资源,强龙不压地头蛇,只有和谐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和百姓打交道需要的是时间、耐心、真心,没有捷径,这不仅仅是矛盾,更是一个死结。
 
  (四)商业化淡化乡土气息
 
  民宿的灵魂是人情、是质朴,但商业化的发展会快速的洗涤当地人的本土气息,因为百姓更多是低文化人群,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为了快速逐利,必然会被商业化快速同化,这也必然会是民宿发展的一个悲哀,没有了生活的民宿,真的就成了旅馆,那时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六、民宿是独立的旅游吸引核
 
  以往的民宿是旅游接待中酒店的补充,几乎所有的民宿都依赖于旅游景区或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客源供给,民宿更多的角色则是旅游服务的附属品,缺乏独立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整个社会越来越缺少真实与信任,更多的则是利用与被利用;金钱与交易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朋友而是最无价的人性。而这也必将成为未来人们最迫切的需求。
 
  民宿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食宿的场所,更多的时候他提供的是一个生活体验和一份真实,乡土文化的淳朴和百姓的质朴,就是未来人们内心最大的精神需求。观光度假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感官上的享受,而乡村度假,将会满足的更多是精神诉求,这不仅仅是是吃和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回归。
 
  民宿的发展未来必然会走向独立,不必依附其他资源的客源市场,因为民宿所衍生出来的是一种最真的文化,在这里会有更多的体验和参与,这些更能触动客人的内心世界,民宿不仅仅是民宿,而是一个产业,玩转民宿,就要学会创新衍生,让一切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保持真实,是永远的王道。民宿的独立发展有点类似与主题公园——乡村主题公园,但不同的是因区域的不同,一样的主题,却有不一样的内涵。
 
  民宿的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玩转民宿我们就要解决一切遇到的问题,我们有情怀,但情怀却不能解决问题,更多是需要实际的解决方案,金钱、时间、真心、专业、耐心等等。情怀是民宿的精神、民宿是情怀的寄托,更多的时候我们玩转的不是民宿而是情怀。
 
  民宿要发展,就需要更多人为之付出和努力,玩转民宿,难得不是民宿的修复、打造、经营,最难的是给民宿注入“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民宿”的主人或者经营者的灵魂,真实、真性情的那一股子人情味。即使有了灵魂,要让让灵魂永驻,也要保证灵魂不被商业社会所同化,做民宿真正做的是人。
 
  玩转民宿、玩转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人情怀”,这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一份坚持、一份执着。
 
  问题不断,需要真心。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