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酒店行业颠覆性的一年

时间:2015年11月18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2015年对于中国传统酒店行业而言是颠覆性的一年,以短租、民宿等为代表的非标住宿形态经营得风生水起,但是处于行业中心的酒店业却是如履薄冰,大家都在想法设法提升自己的业绩。那么陷于“微利”魔咒中的经济型酒店如何扭转颓势呢?
 
  从黄金期到“穷途末路” 经济型酒店积极求变
 
  从2003年开始,切中客户核心需求的经济型酒店势如破竹,开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据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酒店数由2000年的23家增至2014年15,439家;客房数由2000年的3,239间增至1,525,471间。截止至2015年1月,我国有限服务酒店总数已达到16375家,其中中档酒店936家,经济型酒店15439家,同比共增加了3648家,客房总数为1525471间,同比增加了289638间,增长幅度为23.44%。与此同时也缔造了中国五大连锁酒店集团——如家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铂涛集团以及格林豪泰酒店集团。他们成为中国本土连锁酒店的主力。
 
  凭借着成本、价格以及客源等优势,从2000年到2009年,经济型酒店数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76.2%,客房数CAGR达到71.4%,可以说是黄金十年。但是现在的经济型酒店却可以用“穷途末路”来形容。据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自 2010 年开始,经济型酒店增速趋缓,并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如家酒店、7 天酒店、汉庭酒店和锦江之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14 年前十大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 67.7%。2012 年至 2014 年,经济型酒店经历了出租率下滑导致的 RevPAR 下跌,直接进入微利阶段。
 
  在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型酒店进入自救程序。华住,如家、铂涛以及锦江等分别进行品牌升级,提升加盟店的占比,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降低成本压力。业内人士表示中档酒店市场将成为经济型酒店的救命稻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家都放弃经济型市场呢?并不尽然。一些品牌就一直继续深挖经济型酒店市场,进行品牌细分,找寻新的盈利点。
 
  个性化需求衍生新产品
 
  在85后甚至于90后成为市场消费主力的当下,价格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唯一标准,大家更多的开始考虑个性化的入住体验,以及超高的性价比,开始追求品质感。对此,酒店也适时而变。针对现在的个性化需求,大家都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如华住推出的“海友酒店”的主力房价在100-150元/间(远低于汉庭); 铂涛旗下的7天酒店优化升级出7天优品,以满足城市大众消费者中注重品质和舒适性的需求。此外铂涛还推出互联网轻精品的IU酒店以及提倡轻标准加盟的派酒店等新品牌。
 
  无独有偶,近日,锦江都城公司也对锦江之星品牌进行了重新梳理细分,推出锦江之星升级版——“锦江之星品尚”,定位为中端商务人群,渴望享受更高品质但又具性价比生活与舒适体验的人群;锦江之星标准版——“锦江之星”,定位为都市白领商务人士;以及定位为渴望享受更富个性化、更随性随心的酒店居住环境的人群的锦江之星个性版­——“锦江之星风尚”系列子品牌。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锦江之星有得放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迈点记者了解到,未来锦江都城公司还将紧跟‘互联网+’趋势,对锦江之星系列品牌的酒店设施等进行不断改进,为住客提供优质的入住体验。
 
  综上所述,在所有酒店疯狂布局中档酒店市场的当下,经济型酒店正从客户需求和细分市场布局上下苦工,希望可以力挽狂澜。其实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酒店市场正在向品牌多元化转型,对市场的深挖细分已经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经济型市场也不容例外,但是经济型酒店是否真的能够抓住这个发展机会还有待观察,因为精准化的定位和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才能获得现在消费者的青睐。细分市场对于经济型酒店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