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中国公司正在向政府申请竞购喜达屋
三家中国公司正在向政府申请竞购喜达屋——《华尔街日报》周二曝出这条消息后,喜达屋股价当天增长 9.1% 达到 74.81 美元,创造了自 2009 年以来的单日最高涨幅。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三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海航集团和中投集团,已经在过去两个月里向中国政府提交了独立的收购提议。
具体竞标金额没有公布,但该人士称都超出了目前喜达屋120亿美元的市值。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成为史上最大的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的收购案。
按房间数量计算,喜达屋是全球第7大酒店集团,旗下包括喜来登、W 酒店、威斯汀等 9 个酒店品牌。目前在全球拥有1222 家酒店,房间数达到35.4 万。
三家中国公司有意收购的消息曝出后第二天,喜达屋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这个季度里,喜达屋收入14.3亿美元,同比下降4.0%;净利润0.88亿美元,同比下降19.3%。
情况看上去确实比较糟糕,这已经是喜达屋连续第8个季度下滑。
喜达屋正处于困境中
在 2012 年,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的喜达屋的营收曾增长 12.4% 至 63.2 亿美元。但在那之后,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13、2014 年分别下降了 3.3% 和 2.2%,今年依然不乐观。
在经常被提及的竞争对手中,不管是从酒店总量和房间量,还是增长率,喜达屋和它们的差距都在拉大。洲际、万豪和希尔顿因房间数量超过 70 万处于第一梯队的行业位置,其中希尔顿和万豪的房间数量增加最快,增速接近 6%。而喜达屋去年房间数仅增长 2.1%,不仅落后于对手,也低于自己设定的 4%-5% 的目标。
即便在被视为增长引擎的中国,喜达屋的表现也并不亮眼。在第三季度全球 RevPAR(酒店间夜收入)增长 5.4% 的情况下,大中华区反而下降了 2.6%。这些都给喜达屋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寻求出售似乎是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之前喜达屋也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剥离资产、改变经营模式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 2 月的董事会之后,首席执行官 Frits van Paasschen 离职,原因就是董事会对他带领公司增长没有信心。 4 月,喜达屋称已雇佣咨询机构 Lazard 寻找战略联盟,不排除出售或者并购的可能。
对于喜达屋来说,引入资本能最快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酒店是有生命周期的,可能每 10 年就要翻新,这对于旗下多为高档酒店喜达屋来说,是个巨大的经营挑战。
起初,喜达屋曾主要依靠旗下自营的酒店资产获得运营收入,重资产的结果是负债率高、扩张缓慢。尤其是 2008 年遭遇金融危机,喜达屋当年的营业利润下降 28%,净利润下降 39%。而当时喜达屋总投资支出达到 7.5 亿美元,其中自有酒店的建设改造投资总额达到 2.8 亿美元。在负债方面,喜达屋的总负债/总资本比例高达 83%,并且在未来五年内每年都有 5 亿美元以上的借款到期。
类似的问题曾发生在许多国际酒店集团身上,比如 1970 年代依靠自建酒店扩张的万豪集团,但通过建立专营地产公司和酒店管理公司,将酒店资产进行证券化包装,从而回笼现金流。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边开始在全球寻找战略投资者,一边实施轻资产战略,逐渐从自营转向“托管经营”和“特许加盟”的模式。根据喜达屋 2005 年的财报,当时集团旗下 864 处酒店房产中的 130 处是自营。而到今天,喜达屋的自营项目已经大幅缩水至 32 处,“托管经营”和“特许加盟”店则分别增长到 593 和 613 家。
事实上,从 2006 年开始,喜达屋其实就已经开始出售资产了。根据金融分析网站 Market Realist 统计,从 2006 年到 2014 年底,喜达屋共出售了 87 家酒店,获得了 71 亿美元收入。
没有那些并购,就没有今天的酒店业
美国经济学家 George Stigler 曾说:“每一家美国大公司都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今天的酒店业格局也是这样形成的。
收购开始于 1950 年代,那是现在这些大型国际酒店集团的雏形。当时希尔顿收购了著名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又斥资 1.11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斯塔特勒饭店公司,成为当时美国金额最大的酒店业并购案。
洲际的前身美国假日酒店公司也从 1957 年开始出售特许经营权,到 1968 年已经发展到上千家。相比之下,万豪一开始采用自营为主的模式,直到 1993 年才分为地产公司和酒店管理公司。后者大举收购饭店和建造新饭店,进一步扩张公司规模,酒店数量从 1993 年底的 760 家增加到 1997 年初的近 1400 家。
喜达屋旗下的威斯汀、喜来登品牌也是在 90 年代被收购而来。通过一次次收购,小的酒店品牌逐渐聚合成大型集团,让酒店业走到了今天的样子。
其实从 4 月传出喜达屋欲寻求出售的意向后,一直有接盘的消息陆续传出。比如洲际酒店集团(IHG)和美国的温德姆(Wyndham)酒店集团,据说接触过的潜在买家有 10 多个。
但在 5 月,万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rne Sorenson 明确表示:“相较于万豪在最近几年收购的 AC 酒店、盖洛德酒店、Protea 酒店和德尔塔酒店等,喜达屋并不符合万豪一贯的收购期望。”
希尔顿全球控股首席执行官 Chris Nassetta 此前也在财报分析电话中明确表示,不要指望喜达屋被希尔顿收购。
但其实高档酒店业面临着共同的难题。衡量酒店业绩的三个标准是住宿率、平均房价,以及每间房平均收入。“2006、2007 年住宿率和平均房价达到了峰值,2008、2009 因金融危机开始下滑,2010 年开始缓步上升,2013、2014 年平稳或略有下滑。”全球酒店及旅游业顾问公司 Horwath HTL 中国顾问总监李芝惠告诉记者,“过去十年里,五星级酒店的每间房平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不到 2%,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甚至可以说是负增长。”
喜达屋的股东们为何看好中国公司接盘?
就像万豪 CEO Arne Sorenson 5 月否认收购喜达屋时预见的,相比万豪或是希尔顿吞下一个同样庞大的酒店集团,喜达屋被中东或亚洲国家收购,作为进军酒店业的平台,可能性更大。
“中国投资者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在酒店市场里表现得非常激进。”地产分析师 Lukas Hartwich 说,“喜达屋有非常强大的品牌,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平台,尤其是当你手里没有相似平台的时候。”
美国很多地产都有外国投资者股份,中国在这方面也不缺乏经验。
历史上最著名的应该是1980 年代日本三菱财团买下洛克菲勒中心,一度成为日本兴起、美国衰落的象征。当时日本迎来全球化新浪潮,从大量出口贸易中赚取了大笔资金,日本的国际公司和富有的投资者们开始在美国购买地产。此后又有日本人买下帝国大厦等标志建筑。
但到了 90 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进入“失去的十年”。当年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超越美国的雄心也不再被提起。
现在中国也在发生类似的浪潮。最令人唏嘘的是去年 10 月,安邦保险以 19.5 亿美元收购了纽约华尔道夫(Waldorf-Astoria)酒店,这座建筑曾见证美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和传奇人物。这宗创下美国单一酒店成交额最高记录的交易,被《彭博商业周刊》称为“战利品式的交易”。
而根据李芝惠的观察,现在很多开发商或者投资机构都去***买和旅游相关的产品,它们还为此做过一场“抢占境外资源”的论坛。“投资***酒店回报率更高,这往往也跟它们的全球布局直接相关。另外就是看重中国市场的开发潜力,商务酒店的开发已经到了一个顶点,但旅游度假村的机会还很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了国外,他们也会倾向入驻中国人投资、有中国人语言环境的酒店。所以你可以看到大量基金和房地产企业收购的项目,无疑都位于中国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酒店也想利用中国背景来获得更多中国出境游的资源。”
至于中国投资者是否会重蹈覆辙,也不必过于悲观。研究商业地产数据的分析机构 RCA 的市场分析总监 Ben Carlos Thypin 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投资者依然比较理性。需要时间来观望这两者是否相同。”
最大的变数来自政府监管层,中国企业在***进行大宗投资也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考虑到这次交易的规模,中国监管层希望只有一家中国公司进行竞购,以免互相竞争抬高收购价格。这为这次竞购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北京取消住宿餐饮行业一次性用品
下一篇:中国五星级酒店数量居世界首位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