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在上周宣布私有化

时间:2015年06月1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随着如家在上周宣布私有化,一度叱咤风云的国内经济型酒店三巨头如今只剩下汉庭一家苦守纳斯达克。
 
  华兴资本CEO包凡在最近一次公开场合发言中,将日前扎堆回归A股的中概股公司归结为两类:老外看不懂、又特别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规模比较小。
 
  但显然无论是2013年率先实现私有化的7天,还是如今赶上这轮中概股回归大潮的如家,都很难被归入此两类。
 
  经济型酒店讲究规模优势,标准化同质化的产品快速复制,进而扩大市场份额,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就是拷贝欧美经济型酒店发展历程;而说7天、如家、汉庭规模小,这样的论点更是站不住脚。
 
  那国内经济型酒店为什么会相继私有化?合理的答案是它们原有的商业模式无法持续了。
 
  在经历了10余年的狂飙式跑马圈地发展之后,经济型酒店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渐陷入发展瓶颈。众多周知,高入住率是经济型酒店的一个主要业绩考量指标,但是翻阅这些公司近一年多的财报可以看到,该指标已经一路滑坡多时。
 
  以如家为例。今年5月12日,如家酒店集团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该财季内如家酒店入住率为79.3%,RevPAR为120元,同比下降5.5%。
 
  这种市场表现,与前几年经济型酒店风头正健时,入住率动辄接近100%的情况相差甚远。以至于如家CEO孙坚感慨:自2002年成立以来,2015年第一季度是如家酒店集团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时期。
 
  事实上,国内规模最大的3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其一季度平均房价、入住率及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等重要指标都呈下降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型酒店业的企业收入在逐年下降,而成本在逐年上升;其二经济型酒店数量在急剧上升,增速甚至已经超过需求增速,简言之供大于求。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经济型酒店原有商业模式既有的优势和潜力已经开始逐步消退。
 
  之前,7天、如家这类企业需要跑马圈地开店扩大规模,资本市场的价值是为此融资和提供血液。而现在,随着加盟店比例加大和跑马圈地的接近尾声,各家公司的发展侧重点将转变化寻求商业模式的突围和重塑。
 
  所以,在过去几年间我们相继看到这几家经济型酒店不约而同的如下一系列尝试:
 
  一、向中档位酒店品牌、乃至高星级酒店拓展业务,完善产品线布局,如汉庭推出全季、禧玥,如家推出和颐;
 
  二、进行产品和客户的进一步分层,如7天将原有的7天品牌细分为7天酒店、7天阳光、7天优选,等等;
 
  三、从OTA手中夺回渠道控制权,如如家推加盟平台,华住有华住World,而7天则从原有上千万会员中进行价值再挖掘,在此基础上推出十余个酒店品牌。
 
  当然,也许你会问那么这些工作为什么不可以在公司隶属资本市场的前提下完成?理论上这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商业模式的突围和试错往往是要付出成本代价和时间代价的,而唯利是图的资本市场要的是你短期业绩,怎么在这中间做到一个平衡?
 
  关于这一点,原7天董事长、现铂涛集团CEO郑南雁有句话可以用来参考:私有化之后,铂涛的策略更灵活了,我可以不惧失败地做更多大胆的商业尝试。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分享到: